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城网址-首页

防洪工程,防水工程
028-86915169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山洪灾害防御思路及工作要求

引言

1、近几年发生的典型山洪灾害事件

●2012年6月29日,四川宁南自治州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三峡公司白鹤滩水电站前期工程施工人员及家属38人失踪、3人遇难;(删除一条短信掐断40人的逃生路)

●2012年9月1日,四川凉山州泥石流灾害,造成葛洲坝集团锦屏电站施工人员及家属10人死亡、14人失踪;(图)

●2012年7月30日,云南景谷县特大泥石流灾害,导致3人死亡、11人失踪;

●2011年6月10日,通城县一夜暴雨,导致19人死亡、20人失踪;

●2012年8月6日,鄂西北十堰、襄阳地区遭遇台风暴雨袭击,导致19人死亡;(照片)

●2015年6月2日,崇阳、赤壁暴雨,死亡5人、失踪2人。6月17日鄂东北英山、罗田暴雨,导致2人死亡。(照片)

●(附柱状图)

  2、为什么山洪灾害难以防范?

  ●突发性强,预测预报难度大;

  气象预报:“小尺度天气系统+微地形”影响降雨;

  同时,一场暴雨或短历时强降雨即可成灾。2015年6月2日崇阳、赤壁暴雨;2011年6月10日通城暴雨;2012年8月6日鄂西北台风暴雨。

  水文(洪水)预报:下垫面复杂、影响因素多、实测水文资料缺乏,参数时变、非线性,世界性难题。

  ●来势迅猛,成灾快,应急救援难度大;

  山高坡陡、汇流快、流速大、紧急应对时间短(猝不及防)+断路、断电、断通信,救援难度大

  ●破坏力大,超出人类的现有认知;

  高速水流具有巨大的挟沙能力和巨大的势能+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湍流、涡旋等复杂水流运动

  ●人类活动加剧,增加了灾害发生的频次和不确定性。

  山区生存环境差导致河滩地、切坡、沟口、陡坡建房+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开矿、建电站形成大量弃土弃渣,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大量松散物质来源+人员流动性和活动半径的增加。

  ●起步晚,基础差、经验少。同时,点多面广、范围大。

  自然村年发生的概率仅为万分之一点三,但是,从县、市、省来看,几乎年年发生。

  3、湖北暴雨的时空分布

  ●时间分布表

  ●空间分布图

  (附山洪灾害分类表)

  一、山洪灾害防御思路及项目建设情况

  1、山洪灾害防御思路

  山洪灾害的防御思路可以概括为:预防避让为主,适度抗灾和抢险救灾相结合。关键是构筑三大体系。

(1)群测群防体系。群测群防是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最见效、最关键、投资最省的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建立责任制体系、编制防御预案、开展监测预警、组织宣传培训和演练等四块工作。

(2)监测预警系统。监测预警系统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防灾避灾的重要措施,是山洪灾害防御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基本思路是,在摸清山洪灾害的致灾因子(包括区域地形地貌、土层结构和土地利用、河流水系、暴雨洪水特性)、承灾体(包括人居分布、房屋位置高程和结构型式、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特别是学校、幼儿园、敬老院、医院)的基础上,进行暴雨洪水的分析计算,确定防灾对象(自然村落、学校、幼儿园等人群集中地)的成灾水位、成灾流量,进而析计算成灾的临界暴雨量值(预警指标)。当实测降雨量达到预警值时,向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和危险区群众发布预警信息,组织群众避险转移和自救互救,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雨量站、水位站、图像站、视频站及简易雨量(水位)等测站建设,县、市、省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短信平台、无线预警广播及手摇报警器、铜锣等预警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形成纵向到底(从中央、省、市到县乡)、横向到边(防汛、水文、气象、国土)的监测预警网络。

(3)抢险救灾保障体系。主要是在重点乡镇配备抢险救援设备、工具,开展民政部门牵头的灾害救助、救济等。

2、湖北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情况

(1)基本情况

   2005年我省列入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规划的县(市、区)有71个。因行政区划调整,目前的县(市、区)数为74个。全省山洪灾害防治区总面积11.29万km2,涉及13个市州、74个县(市、区)、798个乡镇、10067个行政村、51834个自然村,受山洪威胁人口达2525万人。

  先后进行了试点建设和2010—2012年期间的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2013—2015年期间的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

  2009年,我省首先进行了罗田、长阳、房县、竹山、神农架林区等5个试点县建设,每个县投资300万元,主要是建设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和自动雨量站、自动水位站、无线预警广播站以及简易雨量站,配置简易预警设备(铜、锣、鼓、号),编制县、乡、村三级防御预案,开展山洪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培训、演练,制作宣传牌、宣传栏和警示牌,等等。

  2010年—2012年实施了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建设内容与试点相同,每个县安排资金400多万元。至2013年汛前,用2年多时间完成了全省74个项目县的建设任务。共计完成县级监测预警平台74处,自动雨量监测站1407个、自动水位监测站421个、简易站7203个、无线预警广播站9842套,在74个县(市、区)配备简易预警设备、编制县乡村三级山洪防治预案、发放明白卡、制作宣传栏及警示牌、组织培训演练和建立责任制组织体系等。

  2013年—2015年期间实施了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主要建设内容,一是山洪灾害调查评价。进一步摸清山洪灾害防治区沿河村落(集镇)及居民宅基高程位置、房屋结构、人口集中的重要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学校、幼儿园、敬老院、医院等)、重要基础设施等基本情况,结合小流域暴雨洪水的分析计算,进一步摸清防治区河沟的暴雨洪水特性,计算成灾水位、临界雨量等预警指标。二是非工程措施的补充完善。主要是自动雨量站、水位站、预警广播站等加密建设;在重要区域(如转移道路、安置场所、阻水桥梁等位置)建设图像(视频)监测站、将县级视频会议系统向重点乡镇延伸、对骨干监测站进行卫星备用信道改造、县级预警平台功能扩展,以及省市级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等等。三是重点山洪沟的防洪治理。重点山洪沟的防洪治理思路强调四条:一是防御对象要十分明确;二是治理标准要适度;三是治理措施要生态环保;四是要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截至2015年12月底,全省共安排完成了省和13个市州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74个县(市、区)的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和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以及20条重点山区河道防洪治理。全省累计投入资金12.31亿元。其中,2009年至2012年,共投入资金4.43亿元,中央补助2.71亿元、省级配套1.53亿元、地方配套0.18亿元;2013年至2015年,投入资金7.88亿元(含洪水风险图编制0.99亿元),中央补助6.12亿元、省级配套1.76亿元。

   (2)成果展示

   ①监测预警站网建设(非工程措施)

   ●自动雨量站(测站照片,主要设备名称、图片)

   ●自动水位站(测站照片,主要设备名称、图片)

   ●卫星备用信道改造站(测站照片,主要设备名称、图片)

   ●图像站(测站照片,主要设备名称、图片)

   ●视频站(测站照片,测站及市防办监测中心主要设备名称、图片,信息流向示意图)

   ●无线预警广播站(广播站照片,主要设备名称、图片)

   ●乡镇视频会议系统(县、乡视频会议设备名称、图片,会议效果图)

   ●简易雨量报警器(测站照片,主要设备名称、图片)

   ●简易预警设备(设备名称、图片)

   ●县级监测预警平台(主要设备、图片,主要功能,界面截图)

   ●市级监测预警平台(主要设备、图片,主要功能,界面截图)

   ●群测群防(明白卡、宣传牌、宣传栏、警示牌)

   ②调查评价成果

   ●调查评价工作思路和技术路线(框图)

   ●基础数据处理主要成果

   资源3号卫星影像样例(2张)

   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样例数据(2张)

   土壤质地分布图(崇阳报告P22)

   县级工作底图(崇阳报告P18)

   ●小流域划分及基础数据提取

   划分成果样例(2张+崇阳县小流域示意图)

   小流域平均坡度示意图(崇阳报告p20)

   洪峰模数示意图(崇阳报告p21)

   小流域洪水最长汇流路径图(崇阳报告p21)

   ●山洪灾害调查

   成灾水位和历史最高水位

   ●分析评价成果

   崇阳县防灾对象分布示意图

   崇阳县小流域汇流时间分布示意图

   崇阳县防灾对象现状防洪能力分布示意图

   崇阳县防灾对象预警指标分布示意图

   崇阳县****现状防洪能力评价图

   崇阳县*****危险区划分图

   崇阳县****预警雨量临界线图

   ③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成果

   鹤峰县铁索桥河

   来凤洗脚溪河

   罗田河西畈河

(3)成效

通过前期项目建设,山洪灾害防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应急管理联动网络基本成型。一是形成了全国联网,节点包括2058个县(湖北74个县)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省市县联动应急指挥跨部门平台、灾情预警广播14万套(湖北万套),基本做到了村级覆盖。二是灾情大数据动态采集平台初具规模,新建自动雨量、水位监测站万个,简易雨量站万个,水位站万个,做到了水雨情自动测站乡级覆盖,简易测站设施自然村覆盖,基本建立了一套从天到地、覆盖全国山洪灾害危险点的大数据平台和动态应急网络。群测群防网络基本形成,基层防灾抗灾能力显著提升。一是村村有防御预案,编制完善了全省74个县、个乡镇、个村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二是村村有报警设备,分发简易报警设备(锣、鼓、号、口哨)万台套、手摇报警器万台,制作了万块警示牌、宣传栏;三是村村建立了责任到人的预警、预报、转移联络、应急抢险队伍;四是户户有明白卡,全省发放了万张。总起来看,一个全省覆盖、全民动员的防灾网络基本建立起来。据不完全统计,2010—2015年,全省各地共组织了万人次防灾演练、发布预警信息万条,启动预警广播万次,转移危险区群众万人次,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群测群防工作要求

(一)群测群防工作的意义

虽然通过这几年的山洪项目建设,我省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必须看到,由于地形地貌、区位、气候的特殊性,山洪灾害的易发性、多发性,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以及长期以来山洪防御工作基础薄弱,使得山洪灾害的防御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治理任务极为艰巨。

群测群防是山洪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群测群防是群众性预测预防灾害工作的统称,起源于陕西安康市平利县八仙镇。1998年江西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群测群防防灾减灾宣传和培训。对已调查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区插上小彩旗,以示警告,可见早期的群测群防本质上是群众运动和政府引导。2001年国土资源部制定发布《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在开展调查的县(市)建立群测群防体系。

现阶段,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山洪灾害防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群测群防体系也更趋科学和完整。已成为建立在专业的灾害评估和监测预警系统基础上,以国家行政指令为依据,各级地方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全国、省、地(市)多级联动指挥动员的全国防灾减灾行动网络。行动网络中,基础是县、乡、村、组、户五级联动联保的群众自组织网络,每一个家庭则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其既可以在灾害来临时互助互保,也能得到上级网络节点的经济、技术和人力支撑。

我国山洪灾害防御的特点和近年来的工作经验表明,群测群防的重要性已愈加凸显。一方面,近几年来我国山洪灾害中群死群伤现象大幅度减少,与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和相关的试点工作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经验表明,我国各地地形、气候差异大,局地往往是预报的盲点,特别是在极端情况下专业网络可能因断电、断通信或设备故障等失效、失联。加之,山洪灾害发生地往往坡高谷深起伏大,产汇流快,洪流流速大,从降雨到灾害形成历时短,一般只有几小时,甚至不到1小时,因此,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是防灾的重要一环,也是减灾的关键。一般认为,山洪防御,“保命”靠乡镇、村基层组织和群众的自救互救,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则需要县及县以上相关部门给予支持、指导。

群测群防是中国特色减灾模式。群众是防灾主体和减灾最大需求所在,通过“十个一”,实现“三个给(给知识、给方法、给工具)”,在全国2058个县的22万个行政村建立了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规范,400万基层党员群众加入到防灾减灾体系中,弥补了专业预报预警网络在小空间尺度预报精度问题,夯实了基层面对突发灾害的生命保护网底,为专业救援和灾后重建争取了时间、锻炼了队伍,极大提升了基层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二)群测群防工作要求

   1、总体要求

  (1)群测群防是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内容,与监测预警系统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形成“群专结合”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

  (2)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范围涉及县、乡(镇)、村,重点为村。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行政村应按照“十个一” 建设群测群防体系:建立1 套责任制体系,编制1 个防御预案, 至少安装1 个简易雨量报警器(重点区域适当增加),配置1 套预警设备(重点行政村配置1 套无线预警广播),制作1 个宣传栏,每年组织1 次培训、开展1 次演练,每个危险区相应确定1 处临时避险点、设置1 组警示牌,每户发放1 张明白卡(含宣传手册)。

  (3)群测群防工作要按照防汛抗洪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干部党员包群众的 “包保” 责任制体系,并与已有的社区管理体系相结合,实现网格化管理。

  2、责任制体系

  (1)组织指挥机构

  ●县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和组织本行政区域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应根据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需要,成立信息监测、调度指挥、人员转移、后勤保障等工作组和应急抢险队。

  ●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乡(镇)应成立相应的防汛指挥机构,领导和组织本乡(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乡镇主要领导任指挥长,主管领导任副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防汛指挥机构下设信息监测、调度指挥、人员转移、后勤保障等工作组和应急抢险队。

  ●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行政村成立以村支书或村主任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和1—2个应急抢险队,自然村明确负责人及监测预警员。

  ●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旅游景区、工矿企业等单位均应落实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并与当地政府、防汛指挥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和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2)职责分工

  ●县级防汛指挥机构对全县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负总责,并明确各成员单位分工与职责。县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县级山洪灾害防御的日常工作并落实各项工作的责任人,指导所属乡镇和村组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乡镇级防汛指挥机构具体组织乡镇和村组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并落实各项工作的责任人。

  ●村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负责本行政村内简易雨量和水位站监测、预警、人员转移和抢险等工作并落实各项工作的责任人。

  ●在交通、通信中断等紧急情况下,乡镇级、村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应组织做好本区域的人员转移自救工作。

  ●应明确工作组职责。

  信息监测组:负责辖区内雨量、水位、工程险情等监测,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及时上传下达。村监测预警员应及时获取监测、预警信息,按规定发布预警信号。

  调度指挥组:负责水利工程的应急调度,抢险人员和物资的调配。

  人员转移组:根据发布的预警信息,及时组织危险区所有人员,按照预定路线转移至安全地点。

  后勤保障组:提供交通、电力、通信等保障,确保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和医疗。

  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有序开展抢险救援。

  (3)主要工作任务

  ●县乡行政首长

   负总责,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分工和职责。

  ●县级防办

   负责县级山洪灾害防御的日常工作并落实各项工作的责任人,指导所属乡镇和村组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乡级防办

   具体组织乡镇和村组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并落实各项工作的责任人。

  ●省、市防办

   监督检查。工作指导。

  3、防御预案

  (1)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避、抢、救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具有操作性;坚持落实行政首长防汛责任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2)县级防汛指挥机构办公室负责按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导则》(SL666-2014)的要求编制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批准并及时公布,报上一级防汛指挥机构备案。乡镇级、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由乡镇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批准、公布,报县级防汛指挥机构备案。县级防汛指挥机构办公室负责乡镇级、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县、乡、村级预案要根据区域内相关情况(包括人事变动、机构调整)变化及时修订。

  (3)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组织体系、监测预警、人员转移、抢险救灾及灾后重建、保障措施;附表附图等。

  (4)乡(镇)级、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应简洁明了、便于操作,重点明确防御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预警信号、危险区范围和人员、转移路线等,附山洪灾害危险区图。

   4、监测预警

   (1)简易雨量报警器布设在山洪灾害防治区每个乡(镇)、行政村、重点自然村。报警装置须安置在室内,按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中的预警指标设定报警值。汛期有雨每天至少观测两次,发生较大降雨时应加密观测频次,并填写相应观测记录。日常维护应注意定期清理室外承雨器筒内异物,检查翻斗是否翻转灵活,检查通信状态,及时更换电池,测试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2)简易水位站布设在山洪灾害防治区沿河村落,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自动报警功能。建桩的简易水位站,水尺桩应设置为混凝土或石柱型,埋设深度要保证坚固耐用,地上部分长度要超过历史最高洪水位,并刷上“警戒水位、危险水位、历史最高水位”等特征水位线和标识。不建桩的简易水位站,选择离河边较近的固定建筑物(如桥墩、堤防)或岩石,用防水耐用油漆刷上特征水位线和标识。

  (3)配备简易雨量、水位监测设施的村应同时配备锣(号)、手摇报警器、高频口哨、无线预警广播等发布预警信息的设施设备。

  (4)放置于野外的监测预警设施设备应有防盗、防破坏的标识,如 “防汛设施,严禁偷盗”、“防汛设施,严禁破坏”等警示文字,要求警示文字清晰、简洁。

  (5)在简易雨量报警器、无线预警广播等设施设备显著位置张贴操作使用说明卡。操作使用说明卡应说明设备操作流程和方法、各提示信号代表意义、日常维护方法等。

  (6)预报有暴雨天气时,县、乡(镇)、村应提前组织做好山洪灾害防御的各项准备工作。

  (7)当监测雨量或水位值达到预警指标时,预警人员要按照设定的预警信号迅速向预警区域发布预警信息,并组织群众做好转移准备或立即转移。人员转移避险后要避免出现威胁未解除前擅自返回的情况发生。

  (8)汛期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旅游景区和施工工地要采取设立警示牌、发放宣传材料、小区广播等方式,提醒游客和施工人员注意防范山洪,了解转移路线、避险地点,尤其要避免贸然涉水等情况发生。

  5、宣传、培训和演练

  (1)在山洪灾害防治区应布设宣传栏、宣传挂图、宣传牌、宣传标语等。宣传栏、宣传挂图布设于乡(镇)政府、村委会等公共活动场所;宣传牌、宣传标语布设于交通要道两侧等醒目处。宣传栏应公布当地山洪灾害防御的组织机构、山洪灾害防御示意图、转移路线、临时避险点等内容;宣传牌、宣传标语应用精炼、醒目的文字宣传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宣传挂图应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宣传山洪灾害防御知识,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宣传栏、宣传挂图、宣传牌、宣传标语版面应整齐、统一、规范。各类宣传材料都应有醒目的水利、防汛标识。

  (2)在山洪灾害危险区醒目位置设立标牌标识,如警示牌、转移路线指示、特征水位标识等。警示牌应标明危险区名称、灾害类型、危险区范围、临时避险点、预警转移责任人及联系电话等内容。转移路线指示应标明转移方向、临时避险点名称、责任人、联系电话等。特征水位标识包括历史最高洪水位、某一特定场次洪水位、预警水位等。准备转移、立即转移水位应用不同颜色标注。各类标牌标识应醒目、直观、易见,并考虑满足夜间使用要求。

  (3)在山洪灾害危险区内,应以户为单位发放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明白卡应包括家庭成员信息及联系电话、转移责任人及联系电话、临时避险点、预警信号等。明白卡版面应当简洁、直观,材料应防雨、防晒、防腐蚀。

(4)在有关培训会议和当地电视台播放山洪灾害防御宣传短片。短片应包含山洪灾害基本常识和危害性、监测预警、避险措施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5)鼓励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丰富多彩的其他宣传方式(如折扇、日历、歌曲、戏曲、语音广播、公益广告等)宣传山洪灾害防御知识。

  (6)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积极争取将山洪灾害防御和避险自救纳入课外教材中,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

(7)定期举办山丘区干部群众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培训,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山洪灾害基本常识和危害性、避险自救技能等。

(8)定期举办基层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培训,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监测预警设施设备使用操作、监测预警流程、人员转移组织等。

(9)县级每年要组织乡(镇)举办山洪灾害防御综合演练,内容包括监测、预警、人员转移、抢险救灾等。

(10)村级山洪灾害演练以应急避险转移为主,包括简易监测预警设备使用、预警信号发送、人员转移等。

(三)群测群防工作的经验做法

1、群测群防体系要件

●政府给力 行政首长负责制、编制预案(具行政效力)、提供资源经费、发布动员命令。

●专业机构赋能 监测预警(专群结合)(科普+逃生给知识、给路径)(预报预警给方法和工具)

●群众广泛参与 有组织、有演练、有目标

2、影响群测群防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

●近期灾害效应

●历史上灾害频发地区和地理条件发生变化地区更容易引起重视

●基层团队责任心和工作态度

2013年8月辽宁抚顺“8.16”洪灾造成63人死亡、101人失踪。一河之隔的南口前村死亡30人、失踪58人,北口前村零伤亡。

3、基层组织行动模式

●利益共同体模式

河南栾川养子沟村以旅游服务为主业,全村村民依托当地自然景观资源进行经营,维护集体资产,共同应对灾害成为村民自觉行动。2010年栾川暴雨,一处停车场,20余辆大巴车及五六十辆小车被困,4公里双向车道被冲毁,被困游客1000人。但全村上下齐动员,没有一个游客发生意外。

●能人影响力模式

勒庞认为,群体行为的关键领导人非常重要。在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中,领导人的影响力在防灾减灾行动中同样作用明显。

●政府+基层执行力模式

农村空心化。 基层组织的执行力尤其重要

(四)群测群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行政动员效率低下影响群测群防的执行效果

工作不到位、不精准、缺乏针对性

●“农村空心化”严重制约群测群防的基础能力建设

●经费不足无法保障群测群防项目的可持续性

●侥幸心理和怨天回避心理

发生概率低(自然村)、时间集中,容易让人产生放松心理。

简单问责制下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往往回避甚至掩饰人员伤亡等真实情况,报喜不报忧、比功避难,一些血的教训没有转化为抗灾的宝贵经验,客观上也不利于工作的改进。

三、当前的主要工作任务

1、项目建设任务

●前期项目煞尾。包括视频站、图像站等部分测站设备联调,县防办和市水文局信息集成,调查评价成果修改完善。

●2013—2015年项目验收。非工程、调查评价、重点山洪沟。

●2016年的建设任务。中央资金7800万元,省级配套6200万元,安排咸宁、黄冈、十堰项目建设,其中非工程和调查评价6000万元,重点山洪沟8条8000万元。目前中央资金部分的省级实施方案已批复,县级方案在编制中基本完成。省级配套资金的省级实施方案和县级实施方案编制中基本完成。争取5月份完成招标。另外,有两项任务,一是调查评价成果的审核、汇集和省级汇总;二是2010—2015年建设项目总结评估。

2、山洪防御工作任务

●落实责任制。任务分解(工作任务和责任片区分解),责任到人(姓名、性别、单位、职务、联系方式),明确工作要求,并以防汛指挥部的名义发文明确。责任告知。

●监测预警系统设备运维。测站和县级平台运行状况检查,设备保养、维修、更新等,明确运维责任单位、责任人,落实运维经费。

(附咸宁系统运行状况统计表)

●预案修编。

今年的预案修编要在全面消化吸收前期调查评价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①进一步掌握本行政区域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情况。包括历史典型山洪灾害、山洪灾害防御现状,山洪灾害重点防御对象(极危险区和危险区)及其分布位置,各级危险区内居民户数、人口数量、房屋类型和位置分布。

②进一步了解本行政区域不同前期影响雨量条件下不同时段临界雨量的范围值。整理各防灾对象的临界雨量、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预警指标,并建立测站与危险区、责任人的关联关系,制作测站与预警对象关联表。明确预警信息发布权限,完善、细化发布流程、发布方式。

③复核安置区位置和转移路线,完善、细化人员转移方案,明确人员转移纪律、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

④落实抢险救灾物资和人员队伍,完善各项保障措施。

●组织开展各级责任人和监测、预警、抢险等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组织群众(特别是极危险区)进行演练,熟悉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及安置地点。

●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册、挂图、光碟、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增强群众主动防灾避灾意识和能力。

●完善警示牌或标识牌,标明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安放于醒目位置。

  • 上一篇:保证水位
  • 下一篇:防汛科普知识
  • 订阅公众号
  • 搜索“福纳达”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 
    Baidu
    sogou